若開邦消息,近幾年來,若開邦境內從事曬鹽的商人越來越少,粗鹽產量下滑了90%左右,若開邦境內的粗鹽年產量只有1000多拽左右。此前,主要產出粗鹽的包多、皎漂及彌蓬鎮區,每年粗鹽產量就已超過10萬多拽。
若開邦食鹽協會主席吳丹溫表示,相比國外的食鹽,若開食鹽品質不能滿足出口規定,因此若開食鹽未能出口到國外。目前,若開邦境內從事食鹽行業的人只有70人左右,沒有市場的話從業者將會越來越少。粗鹽價格下滑,加上疫情在內的原因影響,仍然在采用傳統曬鹽技術的農民面臨了虧損。
從事食鹽行業的吳茂溫強表示,現在我們只能從事粗鹽行業,想要進行精鹽加工的話需要技術支持,不然運輸及加工費用會增加額外的成本。此前一拽粗鹽的價格為100緬幣,現在的市場上一拽食鹽只能賣50緬幣左右。
皎漂一名從事食鹽工作的鹽農吳圖錐表示,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地上晾曬鹽巴,因為鹽內泥土的含量過多,大部分農民都面臨了虧損。一直以來,我們都有向政府申請技術支持。據說今年開始將會升級曬鹽技術,對于政府促進食鹽產量的舉動我們非常的歡迎。
據悉,為了讓若開食鹽能夠進入市場,若開食鹽有關政府部門與食鹽商人協會攜手,對當地的傳統曬鹽技術進行升級。據悉,當下若開邦產食鹽價格持續下降,一拽粗鹽的價格由100緬幣下跌至50緬幣,一拽精鹽的價格下跌至250緬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