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行業是我國食品工業中的重要行業之一。近年來,釀酒行業快速發展,年平均增長率在10%以上。為維護消費者權益、引導消費,規范酒類認證工作,進一步促進中國酒類行業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2005年9月,國家認監委、商務部聯合發布《食品質量認證實施規則——酒類》,這是我國首項專門針對釀酒行業建立的質量等級認證制度。該規則對酒類生產企業的良好生產規范(GMP)、良好衛生規范(GH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原理的應用,以及產品衛生、理化、感官等方面提出了綜合性要求,通過認證活動對酒類生產質量保證能力及產品安全衛生質量水平做出全面評價。 據國家認監委負責人介紹,目前認證已經成為酒類行業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手段,通行的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認證、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0認證、食品安全管理體系/HACCP認證等針對企業生產現場的認證為行業企業普遍接受。 針對酒精飲品的產品認證主要有兩個,一是有機產品認證,普遍適用于食品行業;二是酒類產品質量等級認證,該認證更多地參照行業標準,體現行業認證專業化特點。 我國的酒精飲品中,啤酒、葡萄酒以及近幾年日漸興起的各種果酒等產品,都有國際上通行的標準,同時又有中國特色。而黃酒、露酒等中國獨有的酒種,沒有國際標準作為參考,因此,國家認監委在制定《食品質量認證實施規則——酒類》時,將國際通行的認證條款與酒類行業的生產標準有機結合,認證的要求涉及各個酒種生產現場的原輔料、生產工藝全過程、儲存、灌裝、運輸、現場管理、人員配置、安全生產控制,產品的理化指標、衛生指標的檢測,產品的感官品評,產品的質量等級公示等,貫穿酒類產業鏈條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 “檢驗結果表明,通過等級認證的產品質量符合相關標準規定的要求,大多數產品是酒類行業中知名企業的優級品。”酒類產品質量等級認證制度實施兩年來,一直承擔酒類認證產品質量把關檢測工作的國家食品質檢中心有關負責人指出,質量等級認證已成為規范酒類行業生產,引導市場消費,打造中國名牌產品和名牌企業,加快與國際接軌進程的一項重要舉措。 據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有關專家分析,目前中國已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酒類消費市場,酒類產品質量等級認證開展以來,得到了釀酒行業多家重點生產企業的積極參與。采用第三方認證的市場通行模式,經過嚴格的第三方評審和定期審查,對行業和市場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有利于引導市場消費向優質產品集中,使廣大消費者喝到放心酒和優質酒。但相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大的行業以及國際國內市場對酒類產品的認可認證要求,一切才剛剛開始。酒類產品質量認證在確保質量認證的基礎上,還應該積極拓展認證產品,有選擇地為酒類產品創新提供符合國際通行規范的認證支持,從而實現國際互認。
|